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法治日报]兴泾法庭多元联动化解家事纠纷成效显著
2025-07-17
2025-07-17 22:42:00

  本报记者 申东 本报通讯员 王子昱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是一个回族群众聚居的移民乡镇,在兴泾镇人民法庭,法官以调解为笔,在法理与情理中讲透是非曲直,书写着“案案关乎民生、件件连着民心”的公平正义。“当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法官要做的,很多时候不仅仅是断案,更是‘治心’。”兴泾镇法庭庭长赵玉顺说。

  以心换心明断“家务事”

  因为110万元的拆迁款,今年5月,兴泾镇的上门女婿马某与岳父岳母共同生活13载的平静被打破了,马某甚至扬言要报复岳父。

  面对这起有“民转刑”高度风险的家事纠纷,兴泾镇法庭迅速牵头,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组建调解小组。各部门分工明确,法庭法官凭借专业法律素养剖析案件,综治中心统筹协调资源把控全局,司法所工作人员以丰富经验缓和对立情绪,派出所民警则时刻警惕保障调解安全,一场化解危机的行动在兴泾镇法庭“石榴花开调解室”正式拉开帷幕。

  “盖房子我也出力了,这些钱有我的份!”“盖房子的地是我的,钱自然就是我的!”调解现场剑拔弩张,双方互不相让。

  作为主审法官的赵玉顺深知,此刻唯有先让双方宣泄情绪,才能打破僵局。于是,调解人员耐心倾听双方长达数小时的陈述,任由那些积压已久的不满和委屈如潮水般倾泻而出。待双方情绪稍稍平复,调解人员开始释法析理,细致讲解分家析产的法律条文,明确财产分割原则,让双方知晓自身权益边界。

  赵玉顺巧妙引导双方回忆13年来共同生活的温暖场景,从一起劳作的汗水,到节日团聚的欢笑,一桩桩、一件件,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对亲情的珍视。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经过5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在调解团队的法理分析与情感攻势下,双方终于放下成见,达成协议:由岳父分割20万元拆迁款给女婿。

  “居民因意气用事打官司的情形时有发生,要想方设法尽力调解,把各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促进纠纷又好又快解决。”这是兴泾镇法庭干警总结下来化解各类纠纷的心得。

  近年来,兴泾镇法庭因地制宜创新实践“石榴花开”调解法,积极构建“法庭+基层组织+社会力量”的多元解纷模式,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和预测预警,发现受理案件中高风险民事纠纷时优先组织力量调解化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在调解过程中义正词严讲清法理,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用心用情用法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家事矛盾件件有回访

  禹某长期遭受丈夫兰某家暴,在最后一次被家暴中反击致兰某重伤。经检察机关认定,禹某属正当防卫。禹某随后起诉离婚。受理案件后,兴泾镇法庭深入研判案件风险隐患,考虑到双方争端不断、积怨已深,依法为禹某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其筑起人身安全“防护墙”。

  面对案件敏感性及双方矛盾激化态势,法庭迅速会同综治中心、妇联、社区、民政等部门组建专业解纷团队:由妇联委派心理咨询师为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禹某及其子女走出家暴阴霾;由社区网格员发挥辖区人熟地熟优势,深入社区走访问询矛盾根源;由民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为禹某提供基本生活救助,使其后续生活更加有保障。

  在解决婚姻家庭矛盾中,兴泾镇法庭建立以“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化解在前”的纠纷处置机制,构建“1名法官+1名妇联干部+1名密切联系人”的家事调解团队,从“硬裁判”转变为“软”疏导、“柔”调解;精准研判矛盾纠纷,联动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每月召开矛盾分析排查联席会议,集中专业力量为群众现场释法说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涉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等案件,采取电话回访、上门回访等方式适时回访,帮助群众彻底解开“情结”“心结”“法结”,真正做到群众反映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找准切口遏制高彩礼

  “彩礼本质不在‘财’而是‘礼’,本应是双方家庭互相尊重祝福的象征,而不是衡量诚意和爱意的标准。”翻开兴泾镇法庭《婚姻家事及高额彩礼》案例汇编的扉页,这行字赫然在目。近年来,兴泾镇法庭深入推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司法裁判的指引、评价、教育功能,妥善审理离婚、涉婚约财产纠纷等涉彩礼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达57%。

  “我家两个丫头出嫁都是‘零彩礼’,不能给家长和孩子增加负担嘛。希望儿子结婚时亲家也少要点彩礼。”马大爷看着手里的宣传彩页自豪地说。

  兴泾镇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打造“石榴花开”人民法庭司法服务品牌、“山川共济”移风易俗司法工作站、共治共享“枫桥式人民法庭”等司法品牌,参与拟定村规民约修改方案,并结合各社区实际推出《新兴泾 新风尚》村规民约蓝本,引导村民委员会确定彩礼、礼金、婚宴倡导性标准,把“实打实”的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

  兴泾镇法庭还联合镇政府、村居两委,通过召开高价彩礼整治活动动员会,携手妇联开展抵制高额彩礼等主题宣讲活动,积极组织各村居社区推选“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专干”,定期开展调解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大力倡导“零彩礼”,积极鼓励“低彩礼”,有效遏制“高彩礼”。

  (原文载于《法治日报》7月13日第3版)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