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货解纷’是案件实质化解的核心。我院平均缩短办案周期15天,已结案件诉前化解率及诉讼案件的调撤率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6月25日,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鲁玉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兴庆区法院打造“兴商加法”服务品牌,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实质化解纠纷、诉讼服务升级、民生权益保障精准发力,以司法之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增量”。
合力推动全流程实质解纷
“幸亏2家法院通力合作,成功调解了我们的债务纠纷。法官告诉我商事共享法庭还会继续跟进案件执行,来这真是来对了!”日前,兴庆区法院商事共享法庭与贺兰县人民法院暖泉法庭联合化解了2家企业间的债务纠纷。
近年来,兴庆区法院发挥商事调解服务中心“枢纽”功能,集中审理辖区涉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汇聚多方合力为企业提供多样化解纷服务。
商事调解服务中心依托商事共享法庭开展执行案件源头治理工作,依托“法院+企业协会+N”多元解纷机制,整合30余家单位资源,派驻专业法官、律师及调解员,实现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执。
“商事共享法庭通过‘云上法庭+易货解纷’等模式,降低了企业诉讼成本,同时建立企业数据库,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纠纷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成为护航企业发展的‘法治引擎’。”宁夏企业协会会长陶华告诉记者。
法企互动共绘“发展同心圆”
5月23日下午,宁夏某科贸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件债权人齐聚兴庆区法院,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拉开了该院第一例破产和解案件的序幕。3个月前,兴庆区法院裁定认可该公司和解协议,推动债务人、债权人多方共赢,最大程度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发挥破产审判职能,推动优质先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今年以来,兴庆区法院建立“执转破”案件处置机制,制定“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实施办法”,推出10项改革举措,与检察院签订共建破产案件监督机制实施意见,助推破产审判机制与时俱进,持续畅通市场主体“救治”与“退出”通道。
“我院探索以数智赋能金融审判,推出金融类案数智化协同治理12项措施,针对信用卡、金融借款等类型化案件建立数据驱动金融类案全周期批量化处置机制。”兴庆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共享法庭深化“要素式”审判,制定文书模板60余份,助力90%以上的金融简案提速提质。该院金融案件执行团队健全集约化执行机制,截至目前,执行到位3.17亿元,同比上升24.16%。
在“执行110+执行悬赏”的加持下,兴庆区法院今年开展涉企、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9次。“我们首创道路运输协同查控机制,将城市出租车转化为‘移动执行哨兵’,推动执行线索触达城市每个角落。”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升级诉讼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
“提交关键证据不再提心吊胆,上午刚完成材料核验,30分钟内就取回原件。”一企业法务在兴庆区法院调档后感叹道。
打造数字诉讼“新生态”,主动融入兴庆区算力之都核心区建设。兴庆区法院稳步推进“灵境计划”,以电子卷宗混合“单套制”改革为牵引加强数据服务功能应用,集成电子化立案、无纸化庭审、数字化归档,实现卷宗由“案后整理”到“随案生成”的转变。累计适用电子卷宗混合“单套制”审理并结案7116件,卷宗归档用时比传统纸质模式缩减近50天,极大地节省了调档人力和资金成本。
6月25日,记者在该院诉讼服务大厅看到,大厅引入“数智化3D导航”终端,利用VR技术、3D建模等实景还原各诉讼服务场景及功能设施介绍,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查询咨询、联系法官、诉状生成、风险评估等“一站式”服务。
通过科技赋能示范文本应用,助力当事人从“填好诉状”向“高效解纷”转变,民间借贷、物业纠纷类案件因诉状中案件信息不完善造成的退案大幅减少。“立案窗口排队时长缩短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85%。”该院负责人介绍。
(原文载于《宁夏法治报》7月1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