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潇翊 翟迎春 文/图
“争端解决的优选地,公平正义的标志地,司法权威的制高地”。7月5日,记者走进中宁县人民法院石空人民法庭,这行大字赫然入目。这是石空法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石空法庭主动参与辖区基层治理,积极整合基层力量,精心打造调解网络,实现纠纷调处由“独角戏”向“大合唱”的转变。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区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石空法庭被命名为“塞上枫桥”人民法庭。
审务工作站调解矛盾纠纷接地气
“我们遇到法律难题不用再跑到法庭去,在家门口的审务工作站就能解决,方便多了。”5月21日,张某与王某因土地权属问题发生纠纷,到设立在石空综治中心的审务工作站说理,很快解决了问题。
当事人口中的审务工作站是石空法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举措。石空法庭受案区域为石空镇、余丁乡、太阳梁乡一镇两乡的28个行政自然村、2个社区及中宁县石空工业园区,面积14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130人,流动人口3万余人。以前,辖区群众需要咨询诉讼事宜或开庭,需要赶几十公里路到石空法庭。住在偏远地区的群众去一趟法庭很不方便,更别说完成整个诉讼程序。
如何让群众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减轻偏远地区当事人的诉累,是石空法庭法官苦苦思索的一件大事。经过对接协调,2020年6月,石空法庭在余丁乡、石空镇、太阳梁乡、永兴村、天元锰业公司设立5个审务工作站,率先实现辖区乡镇审务工作站全覆盖,巡回审理常态化,法治宣传普遍化。
审务工作站设置常驻法官,改变以往法官“坐堂”办案模式,让法官进村入企,零距离接触矛盾源头。针对矛盾争议小、案件事实争议不大的案件,在审务工作站开庭审理或调解,及时化解纠纷。同时,以审务工作站为前沿阵地,开展巡回审判、就地调解、普法宣传、调解员培训等事务性审务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范交易行为、避免交易风险,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辖内群众遇到事情都会来到就近的审务工作站咨询处理。石空法庭通过就地开庭、就地调解等方式,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使群众不再为了打官司奔波劳累,还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司法服务职能,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极大地增进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
调解网格员化解矛盾纠纷于萌芽
“柢固生长,根深视久。”只有基础牢固才能稳步发展。石空法庭深谙强基之道,充分利用石空综治中心平台,积极调动辖区30个调解组织500余名网格员的力量,精心打造调解网络。
太阳梁乡新海村党支部书记兰玉山就是网格员中的一员。新海村是个移民村,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土地纠纷、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和婚姻家庭纠纷。“村组里加我一共有9名网格员,谁家有矛盾纠纷,网格员都会及时过去处理。遇到特别棘手的,我们就一起处理,争取让矛盾就地化解。实在化解不了的,交给乡里的司法所处理。”兰玉山说。2018年以来,他和村里的网格员一起化解各类纠纷100多件,涉及诉讼的近30件,经过耐心说理,全部都在村内化解。
2018年,村里一位70岁老人因3个儿子不愿意赡养,将儿子诉至石空法庭。因老人身体不便,石空法庭法官到新海村巡回办案,判决3个儿子每人每年支付母亲3000元赡养费。为了将老人的赡养费落实到位,兰玉山督促老人的3个儿子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标明赡养人付款日期等义务。巡回审理期间,法官从网格员处得知村里还存在赡养纠纷,于是就地开展宣传,化解了另外3起赡养纠纷。庭审结束,监督并未停止,兰玉山与其他网格员每年都进行跟踪回访,监督赡养义务人履行义务。
“网格员的作用非常大,就像法庭的延伸触角,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但解决了法庭人手紧的问题,也避免了矛盾纠纷升级,促进了村民和谐、社会平安。”石空法庭庭长梁文涛说。
石空法庭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纠纷多发领域,推动优质解纷资源共同参与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将部分纠纷滤于诉外。截至目前,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均成立法务部或者聘请专业法律顾问。2017年至2020年,石空法庭共委托调解组织调解邻里、婚姻纠纷231件,与企业法务部或法律顾问对接诉前调解涉企纠纷85件,2020年诉前调解成功司法确认案件96件。
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人民法庭处在司法为民的最前沿,对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巩固基层政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石空法庭创新举措,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多元解纷机制,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21年3月,石空法庭审理了原告某经济合作社与被告某公司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一案,被告与原告签订流转土地合同,拖欠群众土地流转费近百万元。石空法庭受理该案后,意识到如果此类土地流转纠纷案件处理不好,不仅会使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受损,还可能引发其他社会矛盾,面对面调解是解决矛盾纠纷最好的方法。承办法官多次到现场考察,召集双方当事人,借力镇村干部的社情优势,向双方明理释法、分析利弊,耐心细致地给双方做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土地先由群众耕种。
这是石空法庭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2017年以来,石空法庭共向当地党委汇报群体纠纷4次,为政府拆迁、工程发包决算等提供司法意见10余次,向政府发出司法建议1篇,参加政府重大案件纠纷化解联席会3次。
石空法庭创新举措,在社区发展调解员、说事评理员,以社会自治手段化解民间纠纷。依托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推动调解工作向社区、家庭延伸。强化诉调对接,整合“一庭(法庭)两所(派出所、司法所)”的作用,指导社区法治工作,创建无讼村庄、无讼社区。引导辖区群众德治,在纠纷化解中让群众说事、法官讲法。加强巡回审理,传播法治文明,促进乡风文明、社区和谐。制作《调解劝导书》,对没有经过调解直接起诉到法庭的矛盾纠纷,劝导当事人首先寻求调解途径,提升当事人主动接受社会调解的积极性。
原文载于《宁夏法治报》7月8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