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拟好的判决书,为何被法官悄悄收起?
2025-07-16
2025-07-16 10:37:00

  本网讯(王宏蕾)近日,当事人马某某将一面绣着“公正高效办实事 耐心亲和为人民”的锦旗郑重交到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月牙湖法庭李燕超法官手中。鲜红的锦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着当事人感激的笑容,也见证着这起投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这起纠纷源于一次投资合作。马某某经多年好友介绍,结识了自称外汇投资能手的田某某、张某某。基于对朋友的信任,马某某先后投入30万元与二人签订《外汇投资合作协议》。然而半年后,田某某突然告知投资全部亏损,且无法提供完整交易记录。双方多次协商未果,马某某最终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案件审理过程中,李燕超发现这并非一桩简单的合同纠纷。庭审时,原告情绪激动地控诉被告欺诈,被告则坚称是市场风险所致。双方剑拔弩张的对峙背后,还牵涉着多年友情的破裂。虽然判决书早已起草完成,但她深知,一纸判决或许能了结案件,却难以真正化解矛盾。

  “判决不是目的,化解矛盾才是根本。”带着这样的理念,李燕超法官没有急于下判,而是敏锐地捕捉到调解的契机。她采取“背靠背”方式,耐心释法明理,分析诉讼风险,引导双方理性看待纠纷、寻求共赢方案,既算经济账也算感情账,劝说双方互谅互让。

  最终,这起看似棘手的纠纷在李燕超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化解。被告当庭履行支付义务,实现纠纷“即时清结”。案件得以高效、彻底化解,有效避免了后续进入执行程序,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李法官不仅帮我要回了钱,更挽救了我和老朋友的友谊。”马某某在赠送锦旗时说。李燕超这份没有签发的判决书,最终化作了一份双方都满意的调解协议,静静地躺在卷宗里,见证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温度。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