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 梅)“我原本对调解不抱希望,没想到法院不到一周时间,就帮我追回拖欠2年多的租赁费,谢谢你们!”近日,远在甘肃省民勤县的王某通过青铜峡市人民法院的“云端”调解平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023年,青铜峡某公司租用王某挖掘机一台,在民勤县某地施工。当事双方口头约定,某公司租用时间36小时,每小时260元,工程结束后,经双方核算,租赁费共计9360元。某公司于2023年11月3日支付王某5000元后,下剩租赁费4360元迟迟未付。王某远在甘肃省,且一直忙于务工,眼看租赁费几年都没着落,想打官司又觉得路途遥远,心里十分焦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将民事起诉状邮寄至青铜峡市法院,法院收到王某的邮寄材料后,立即指派调解员予以调解。
办案人员认真分析案情,发现原告王某只有与某公司负责人的微信聊天记录,于是多次主动联系原、被告双方,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深入分析案件利弊。考虑到王某远在千里之外,往返开庭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增加经济负担,7月4日,办案人员组织双方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对此案进行调解。调解中,办案人员耐心做双方思想工作,向被告释明法律规定及不履行支付义务将面临的法律后果。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某公司当庭支付原告王某租赁费4360元,原告王某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从“不抱希望”到“当庭给付”,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不仅是智慧法院建设赋能司法为民的缩影,更是司法温度与科技速度深度融合的生动诠释。
自2025年先行调解工作开展以来,青铜峡市法院委托调解986件,调解成功648件,达标音视频调解案件数577件,音视频调解成功率达89%,通过“线上+线下”“指导调解+督促履行”闭环管理模式,促成远隔千里的案件双方当场履行协议,实现了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