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灵武市人民法院通过运用财产保全措施,成功化解一起跨省纠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时15天。
原告周某与被告苏某是多年好友,2023年4月苏某以筹借资金做生意为由向周某借了一笔钱,后又于2024年2月以亲人患病急需医治为由向周某借钱,两次借款共计71590元。周某多次催讨苏某均以各种理由拖欠,直至2025年6月,仍未要回欠款的周某将苏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全部欠款,并申请对苏某名下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因周某身在西藏,便将起诉及申请保全材料邮寄至灵武法院,收到材料后,灵武法院立案庭干警迅速审查保全材料,当天便作出保全裁定并移交执行局采取保全措施。
“法官,我的账户被冻结了,现在我不能一次性付清欠款,能不能帮我调解一下,我后面慢慢还。”
就在法官决定联系原告周某询问调解意愿时,接到了被告苏某的电话,称其因财产被查控导致生活不便,便联系法官主动提出调解。
考虑到周某不便到法院进行现场调解,承办法官在询问其意见后,决定开展线上调解。
“你们既是多年好友,又有很深的情谊,应该互相体谅!”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既从法律层面明晰权利义务,又从情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引导双方从对抗走向协商,同时运用电话和线上会议等方式分别沟通,精准把握双方诉求。
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苏某诚恳向周某致歉,周某也被苏某的态度打动,苏某承诺会于7月30日前向周某偿还全部借款。苏某拿出诚意积极筹钱,周某给苏某一些缓冲时间,双方就此解开心结,重续情谊。
近年来,灵武法院持续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通过诉前、诉中保全工作模式,做到应保尽保、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以更低成本和更快速度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兑现,形成了“快履行、少强制、低成本”的高效解纷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