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 丹)近日,中宁县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初中生在校打架引发的纠纷,既化案结,又解心结,案涉双方当事人均向法官表达感谢。
本案中,三名初中生因琐事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其中一方受伤。受伤的学生经医院治疗花费了一定数额的医疗费。事发后,派出所曾组织双方协商赔偿事宜,亦对打人的两名学生作出了行政处罚。因赔偿问题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无奈之下,受伤学生及其家长将对方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共计5122.79元。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高度重视,考虑到涉案当事人均为未成年人,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正常学习,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两家因此事心生怨由,双方争执不已。
为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公平公正划分责任。调解前,法官第一时间前往公安派出所调取和阅读询问笔录,全面掌握事情经过和涉案学生过错程度;调解中,办案法官以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成长教育为出发点,一方面向涉事学生及家长开展普法教育,详细释明未成年人侵权后监护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从情、理、法角度出发,耐心疏导双方情绪,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以平和的心态解决矛盾。同时,结合案件具体情节和经过,为家长分析每个孩子应承担的责任份额。经过办案法官不懈努力,各位家长认识到了涉事学生存在的问题,最终解开“心结”,达成共同赔偿受伤学生2000元治疗费的一致意见,并当庭履行。
此事虽以经济赔偿暂告一段落,但其暴露出校园管理漏洞和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中宁县法院向相关学校制发司法建议书,建议相关部门、学校加强管理,强化履责意识,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域”效果。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而非暴力的温床。法官呼吁,只有学校管理“严”起来,家庭教育“暖”起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筑牢守法底线,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