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敬杰)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法院高效执结了数起涉民生案件,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法官,这笔钱是我老哥给我的抬埋老人的‘棺材本’,被人借去不给我还了,请你们一定要给我追回来呀。”年过60的郭某是某村村民,谢某是长期在该村承包土地进行种植业的外地人,2023年6月,谢某以孩子上学为由向郭某借款,碍于邻里关系,郭某便借给了谢某10000元,谢某承诺等秋收后给郭某还款却一直躲避债务。后经法院调解谢某仍未归还,郭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经查,谢某在法院涉及多起案件未履行完毕,平时也与法院“躲猫猫”,但法院的多次催促和突击执行也让谢某感到了压力,最终谢某通过他人分两次代偿,案件终得以执行完毕。
老人马某甲今年84岁,曾在某食品公司工作数年,经结算,该食品公司尚欠马某甲7.8万元劳务费用。老人膝下无子女,老伴生病长期住院,急需用钱。案件立案后,该院执行局领导高度重视,通过积极走访涉案食品厂及与该厂负责人联系得知,食品厂因亏损巨大早已停产歇业,但该食品厂因地理位置较好,赶上今年周边新小区开发,通过多次协调沟通,开发商提前向食品厂预支了部分补偿款,食品厂负责人也积极筹措资金,该案得以顺利执结。
老人马某乙今年82岁,在城郊某村居住,平时收入来源就是将自己的平房出租收取租金,张某从外县来红寺堡承包小工程,曾租用马某乙的房屋,尚欠马某乙租金4300元未付,经调解张某仍未履行。执行干警查询到张某名下存款仅有300元,通过电话联系张某,张某一开始称会尽快履行,但后来称其无能力履行,其在某法院还有一起“终本”案件,已经是失信被执行人。执行干警驱车前往二百多公里外张某的老家,几经辗转找到张某在县城租住的妻子,通过一番释法明理,张某妻子表示其不知情,但其会想办法尽快解决。两天后,张某妻子将剩余4000元转入法院账户,该案顺利执结。
涉民生案件一直是执行案件的重中之重。红寺堡区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的意识公正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积极维护高龄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