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彭阳县法院以党建引领推动诉源治理硕果累累
2023-12-14
2023-12-14 17:28:00

  本网讯(邓彩芸)基层党组织助力多方协作解决矛盾、综治中心推动各环节衔接、“三张清单”提高基层工作效能……近年来,固原市探索建立以“基层党组织牵头引领,综治中心协调推进,问题、责任、考核三张清单督促落实”为主要内容的“1+1+3”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1+3”工作机制下,基层法院该如何发力?处在纠纷化解的最后关口,如何把重心从末端向前端转移?案件进入诉讼环节后,诉源治理还能做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彭阳县人民法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2018年,彭阳县成立诉前调解委员会,在彭阳县法院设立诉前调解委员会办公室,率先建设全市首个“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

  2019年,彭阳县法院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

  2020年,一份短短两页纸的司法建议,促使某供热公司开展了“我为供热献一计”“百日访民问暖行动”等专项活动,提高了供热服务质量。

  2022年,彭阳县法院设立5个社区“法官工作室”和12个乡镇“法官联系点”,建设“石榴籽”调解室,辖区全覆盖的诉讼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2023年,探索建立的“4321”诉源治理模式和“1+N”特色解纷模式成效明显……

  参与基层治理,彭阳县法院从应为、能为到敢为、善为,深度融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1+3”工作机制,主动更新审判理念,积极践行能动司法,不断在诉源治理中拓展思路和方向,通过做实“四小四大”来扩大效果,让有限的司法资源产生最大效能,不断提升一域之于全局的贡献度。

  以“小阵地”融入“大机制”

  “我没地方住,我就要房子,看你们管不管!”在彭阳县草庙乡的法官联系点里,彭阳县法院草庙法庭的法官与草庙乡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及村委会工作人员同坐一桌,共同调解一起宅基地纠纷。

  李某因其父将居住的“居民点”出卖导致其没有地方居住,遂与其父亲发生矛盾纠纷。考虑到李某无处居住和其父长期患病的事实,调解法官找准症结、综合施策,从情理法的角度释法说理,最终达成协议由李某原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协助李某在原籍申请宅基地建房,由此圆满化解了该起纠纷。

  着眼良法善治的法治高度,彭阳县法院将基层治理之需与人民法庭之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王洼、草庙两个“塞上枫桥人民法庭”桥头堡、前沿哨作用,以法庭“小阵地”融入解纷“大机制”。

  法庭庭长主动担起在辖区乡镇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功能型党支部的支部委员责任,每周向功能型党支部报送通过调解、判决摸排出的矛盾纠纷,定期参与功能型党支部周例会,会商研判各类矛盾纠纷。加强与辖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联调机制,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大合力,实现乡村治理工作联动。

  今年以来,联合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54件,协调解决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风险隐患5起,让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充分展现。

  彭阳县法院注重从源头解纷,打造“横向跨边联动、纵向到底协作、内部高效运转”的三维网络。横向上与司法局、妇联、交警队等部门积极对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目前已有85家基层治理单位、10个调解组织、43名调解员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调解工作。纵向上构建以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石榴籽”调解室为纽带、以法官工作室和法官联系点为辐射点的多元解纷网络,20名法官嵌入社区和村居网格,精准对接乡镇社区诉源治理司法需求,推动司法服务直达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内部则积极调动非诉解纷力量,组建“石榴籽”调解团队,除了4名法官和3名法官助理,引入3名人民调解员,形成“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快速执行”的纠纷解决机制,为维权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菜单式法律服务。

  以“小服务”保障“大民生”

  “一甄二联三了解,四释五切六组织,七寻八调九督促”这不是一句顺口溜,而是彭阳县法院王洼法庭庭长韩治国探索的“速调九步法”。

  韩治国分析多年来积累的调解经验,在调研辖域案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调解章法:即通过甄别案件是否具备速调特征、联系沟通当事人到场调解意愿、了解基本案情寻找突出矛盾、解释说明相关法律知识、把握矛盾切入点、组织当事人到场、寻找利益平衡范围、开展调解工作、督促当事人履行协议九个步骤快速处理案件。

  “法庭为了处理我的事情上门了好几次,最终解了我的心事,还缓和了我们邻居之间的关系。”当事人张某某满意地说。

  今年9月,张某某与杜某某因水渠排水影响宅基地而争执不断引起矛盾,诉至法庭。此时恰是秋收农忙时节,办案法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考察,实地丈量勘测水渠及水渠与宅基地之间的距离,与村委会负责人、人民调解员一起进行调解。通过数据比对、释法悉理等方式,最终成功化解两家的矛盾纠纷。

  “经韩庭长调解的案件,当事人个个都心服口服。”王洼法庭的干警说。

  群众需要的,就是王洼法庭要干的。今年以来,王洼法庭推出了午间、夜间、田间“三间”法庭,变“坐堂办案”为“送法上门”,并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办结的469件案件中,调解结案239件,撤诉78件,调撤率达67.59%,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司法便利。

  “把当事人当亲人,当事人也会把法官当亲人,拉近了法官和当事人之间距离,纠纷调解就有了扎实的基础。”韩治国说。

  以“小案件”树立“大导向”

  “杨支书您好,这本《普法宣传案例选》汇编了彭阳县法院近年来审执结的30篇典型案例,涉及酒驾、伤害、借贷、婚姻家庭等领域,您可以将案例选作为法治教育材料,提供给党员和村民们学习。”宪法宣传活动中,彭阳县法院干警向派出法庭辖区村委会送上“法治大礼包”。

  从思想上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数量,是法治宣传的最终目的。只有让个案的正义引导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才能扩大办案效果。

  近年来,彭阳县法院注重发挥以案释法作用,将法治宣传和司法实践相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用“小案例”讲好“大道理”,用“小故事”传递“正能量”。组织编写《普法宣传案例选》并印制5000余册向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学校、乡村社区进行发放,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传统的宣传手段已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民法院宣传工作需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宣传方式,推动法治宣传从单媒体向融媒体升级迈进。”彭阳县法院信息宣传工作负责人介绍说。

  按照这个思路,彭阳县法院建设了融媒体工作室,以短视频、情景剧、微电影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传递司法声音、讲述法治故事,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效果。采写的“31万高价彩礼返还案”“助盲人5分钟跨域立案”等新闻报道和微电影《追究到底》被多家媒体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

  以“小切口”释放“大效能”

  “收到建议后,我们及时反馈建议落实情况,并扎实开展了‘我为供热献一计’‘百日访民问暖行动”’等专项活动,提高了供热服务质量,畅通了供热公司热线平台。”

  在审理涉某供热公司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中,承办法官发现某供热公司存在供热服务质量不达标、供热售后服务不到位,制度缺失、供热服务售后举报监督渠道不畅,催收采暖费方式简单,违规向逾期交纳采暖费用户加收滞纳金等问题。为切实保障民生,彭阳县法院及时向某供热公司发送司法建议,某公司很快便作出了回应。

  无独有偶。在审理50起涉及某工程建设公司分包合同纠纷案件中,承办法官针对某工程建设公司将部分工程分包后,各承包企业又将工程分包、转包,致使各项目建设工程承包方拖欠材料款、设备租赁费,农民工工资案件大量增加、纠纷不断,相关人员难找、账务不清等问题,再次向某工程建设公司发出强化自身管理、坚持诚信经营、完善财务制度,明确收支底数、构建协商机制、共同解决纠纷等司法建议,均得到了该公司的有效落实。

  法院从不缺少司法大数据,司法大数据是诉源治理的源头活水。

  彭阳县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审判数据的预测方向,强化司法建议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聚焦多发、高发案件,解构原因、预见风险、及时预警,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通过做实“抓前端、治未病”,达到“源于案件又超越案件”的办理效果,让司法建议真正成为推进诉源治理的“一剂良药”,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2022年以来,彭阳县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21份,收到回函17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末端“防再病”的力量越来越强。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彭阳县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深度融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1+3”工作机制,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直在路上,不断强化诉源治理,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力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全力护航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还在进行中……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