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寇静怡)近期,西夏区法院制定出台了《关于组建“1+4”精准执行团队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即以执行指挥中心为“1”,建立以员额法官为主导的速执、普执、特执和终本复查“4”个团队,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以优化人员配置为切入点,精细团队分工,明确职责权限,加强协作配合,切实推进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打造“简案快执、普案精执、特案特执”的分段集约执行工作体系。
简案快执——以拘促执,将“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
积极推进简案快执,依法严厉打击规避执行行为,在执行过程中强化“以拘促执”理念,对拒绝报告财产、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依法采取拘留、拘传等措施,实现执行工作“最快解”。申请执行人孙某与被执行人张某为多年好友,2019年9月,张某向孙某借款5万元后一直未履行还款义务,孙某向西夏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且未向法院申报财产,拒不配合的张某当即依法采取拘留措施。迫于强制执行措施的威慑,张某眼见无法拖延,无计可施下立即一次性缴纳全部案款。
普案精执——刚柔并济,当好“护薪人”解决“烦薪事”
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不断创新治理欠薪方法,灵活运用刚柔并济的执行措施,实现执行工作“最优解”。王某等9人在宁夏某新材料科技公司务工,该公司因经营不善未能及时支付王某等9人的劳动报酬,讨薪无门的9名工人遂向西夏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雷某因多方筹集的款项不足准备放弃继续筹集,法官一方面耐心劝导平复工人情绪,另一方面向被执行人明理释法,以真实案例和详实数据向雷某全方位阐述拖欠工人薪资的法律后果,并督促被执行人继续筹措资金。迫于法律的威严和良心的谴责,雷某通过亲属陆续筹集到8万余元。随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逐案核对、放款,9起案件执行款当日履行,及时到账。至此,9起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执行案全部执结,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后续经营的影响。
特案特执——适当“放水养鱼”,激活企业“造血能力”
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实现执行工作“最巧解”。某有限公司租用开发区某公司的厂房并投资3000万元进行改造,试产成功后因新冠疫情冲击,面临停产困境。疫情过去后,公司尚未正式盈利却已拖欠开发区某公司租金、水电费等高达200余万元,出租人多次讨要租金未果,诉至法院,经法院判决后强制执行。执行法官经过走访了解到该公司虽现阶段无偿债能力,但产品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只要公司能够稳定运作半年,持续稳定生产和销售,将有很大可能清偿债务,经过协商出租人同意减免该公司部分租金,让该公司先负债经营,待公司资金周转状况有所改善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清偿债务。西夏区法院秉持善意执行理念,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避免机械地查封、扣押、冻结致死,确保申请人的权益得到保障,也让那些“诚实却不幸”的被执行企业获得喘息机会,摆脱困境蓄力再出发。
终本复查——陈年旧案“有终本”,恢复执行“不间断”
为进一步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推动终本案件良性运转,西夏区法院成立终本复查团队,为终本案件配备“专职管家”,实现执行“最实解”。王某与高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是一起陈年旧案,判决高某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损失11万余元,高某未按期履行义务,王某向西夏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解到高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无力偿还巨额赔偿,法院积极为申请执行人申请司法救助,暂时终结案件执行程序。随后,法院持续跟进执行措施,定期对该终本案件进行集中、动态管理。通过网络查控,发现高某收到拆迁款18万元,法院第一时间根据提供的线索在某村将执行人高某找到,依法恢复执行,促使双方协商赔偿到位。建立终本复查团队,实行终本复查,不仅能够解决执行干警在办新案和管老案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还能以最大限度取得申请人的认同和理解,彻底打消当事人“案件终本后没人管”的顾虑,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西夏区法院将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践行司法为民执行理念,充分激发“1+4”精准执行团队动能,分段集约高效协作办案,着力打通群众反映的执行难点堵点问题,实现“简案出效率、普案出质量、特案出效果”,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同时,大力推进执行公开,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见证执行现场,以全方位执行公开力促执行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