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谭冰)为扎实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倡导干警在书中学党史、在学中悟思想、在行中办实事、在创中开新局,4月23日,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原州区人民法院举办“学习二十大 法韵书香浓”读书分享暨“原上清风”青年读书会授牌仪式,进一步激发全体干警读书求知的热情,引导干警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担起新时代法院人的职责使命。
PART1:宣读《倡议书》
人间四月芳草盛,正是青春读书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建设书香法院,提升干警文化素养。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闫儒红向全体干警宣读读书倡议,倡议全体干警行动起来,与书为友,让缕缕书香溢满法院,切实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阅读始终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为原州法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筑牢能力基石、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PART2:“原上清风”青年读书会授牌仪式
由院党组、党总支进行“原上清风”青年读书会授牌,青年读书会以45岁青年干警为主体,向全院干警开放,读书会将以院长推荐书籍主讲、自主书籍分享、专题沙龙、法律法规学术探讨等形式,为青年干警搭建学习平台,分享思想感悟,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在“原州法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辟读书活动专栏,通过线上荐书、“最美读书人”展播、阅读倡议、全民阅读采访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干警读书求知的热情,促使干警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才干,以全院阅读新势力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PART3:读书分享访谈
通过访谈的形式,由三名分享好书的干警们侃侃而谈,向大家分享他们的读书故事和由读书带来的生活思想变化。
政治部祁伟:作为一部有价值、有深度、有情怀的报告文学佳作,何建明的著作《诗在远方》用深刻的文学思考生动地记录了这一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其文体的史诗性和故事的可读性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许多评论家纷纷表示,《诗在远方》兼具“史”的知性和“诗”的感性,不仅能打动国内读者,也会给国外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为他们呈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一部成功书写“闽宁经验”的时代史诗。”
执行局张元:《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三营法庭马成阳:《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一部经典长篇小说,被称为矛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路遥的这部作品用时六年,以我国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十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人物,描写了社会变迁和人物成长的全过程,深刻展现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的种种经历,书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形象地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样子,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
PART4:赠书仪式和学习分享
由院党组和各党支部推荐十名“学习标兵”和“学习达人”,向他们赠书书籍。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志聪、速裁庭干警马维岚和审管办干警王晓阳分别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刘志聪说: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常爱好读书,他说:“我的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为了从阅读中汲取智慧,涵养精神力量。总书记给我们推荐了丰富的书单,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诗经》《警世通言》《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让我们跟随总书记列出的书单,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以此开阔眼界,增长智慧,塑高尚人格,养浩然之气,走正确道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最后由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春荣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点评:书是我们的好伙伴,是不可分离的导师和伴侣,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我们读过的书、遇到的事、办过的案子、受过的挫折会使我们感到从来没有虚度光阴,下的苦不会付之东流。希望干警们在工作之余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真正将读书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这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灵魂交流的精神洗礼,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更是推动我院“五型”模范机关建设、深化“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原州法院将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在提升全院干警道德修养、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滋养作用,积极营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推动原州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