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位梦莉)惠民生,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服务需求;连民心,与群众之所想所盼同频共振;解民困,尽司法之力服务生产生活……在两个100年交汇之际,灵武法院坚守为民初心,主动担当,勇敢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队伍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让每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法律的厚度。
繁简分流,搭建便民“连心桥”。简化诉讼流程,实行部分案件无书记员记录庭审;推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类案集中审,对涉及农民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案件进行诉前调解,群体案件进行合并审理,快调快结,快审快执。上半年,灵武法院共收案6727件,结案4551件,法官人均结案数126件,速裁团队共受理案件1640件,办结1346件,结案平均用时为21.9天。本网讯(位梦莉)惠民生,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服务需求;连民心,与群众之所想所盼同频共振;解民困,尽司法之力服务生产生活……在两个100年交汇之际,灵武法院坚守为民初心,主动担当,勇敢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队伍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让每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法律的厚度。
诉前调解为追讨运输费按下加速键
3月的一日下午,5名男子顶着烈日在宁东法庭门口急赤白脸的争论引起了庭长李杨的注意,经询问,冯某等5人欲起诉史某、王某某,主张支付欠付的运输费,在安抚中得知,除了这5人,还有另外6人也给史某、王某某拉货,均未拿到运输费,涉案金额高达241079元,且部分当事人居住地不在本地,来往法庭不便,考虑于此,宁东法庭干警挨个联系这11名当事人,核实了解情况并询问是否同意调解解决,随后几经周转联系到2名被告,又对被告开展工作。为免夜长梦多,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庭长李杨将诉前调解时间安排在2日后,当事人分2天集中到达法庭接受诉前调解。最终,在宁东法庭全体干警的努力下,2天为11名当事人追回运输款24万余元。
智慧法院,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上线诉讼费和执行款二维码收缴渠道。在立案大厅设立8个窗口,涵盖诉讼缴费、立案登记、跨域立案、诉调对接、执行立案、再审申请、诉前保全、委托鉴定等多项功能,当场立案、快速排期,利用“移动微法院”全面推进跨域立案和网上立案工作,加大立案覆盖面,建立24小时自助立案室,强化立案导诉,完善“无接触式”电子送达。缩短诉讼费减缓免审批时限,享受诉讼费缓减免人数10人,总金额为126488元。
跨域立案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21年6月,马女士来到灵武法院,主张与经常居住地、户籍地在安徽省的丈夫诉讼离婚,不知道诉讼流程的她,在诉讼文书模板参照和窗口干警指导下,成功书写了离婚起诉状,窗口干警审核无误后,立刻与安徽省有管辖权的法院取得联系,当即通过“移动微法院”将此案移交给六安市裕安区法院,全程仅用几分钟,案件审查受理的操作和进度在专属平台上全程可见,这一项智慧功能让马女士感到深深的佩服。
请进来走出去,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三次邀请5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媒体记者、企业家、律师、群众代表等召开“开门纳谏”座谈会,收集有效意见建议20余条,深入社区、乡镇、企业、农村300余人次,了解最真实民意,掌握第一手信息。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点联系一个基层联系点,深入开展调研,了解社情民意,依托下乡扶贫将法律知识和扶贫智慧带进百姓家中。多次“走出去”与“引进来”,广泛细致了解群众司法需求,提高司法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利用三个基层法庭和巡回法庭车,下沉司法资源,积极参与无诉村居创建,推进诉源治理和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构建。
夜访夜问,体察社情民意
5月10日20:00-22:00,组织全体35岁以下青年干警利用下班业余时间深入到灵武市区夜市、广场等中心街区群众聚集之处,采取“一对一访问式”、“问卷调查式”等形式开展社情民意体察夜访活动。八组成员采取全方位、全覆盖的调研方法,零距离接触群众,倾听民声民意,体察民生民情,完成调查问卷280余份,发出队伍教育整顿情况介绍、民法典及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彩页共计1500余份。
法院开放、法官六进,优化法治环境。常态化开展法官入驻和“百名法官志愿服务宣传周”活动,上半年,共入驻法官50余名,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法官下乡集中宣传民法典、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禁毒防毒、队伍教育整顿和“三个规定”等20余次。举办“法院开放日”、廉政警示教育、道德讲堂活动10余次,邀请400余名公职人员、学生、群众走进法院,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在已有的诉调对接机制基础上,成立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等领域的专业调解工作室,同时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律师驻院调解室,开展调解。联合辖区乡镇政府、社区、派出所、司法所等机构进行矛盾调解,多方发力推动各类矛盾纠纷调解。仅宁东镇辖区内,在法庭和司法所共同主导、多方协作下,4起涉案金额达560余万的关联性案件、1起矛盾纠纷持续恶化的死亡赔偿案件未进入诉讼程序便得以化解,推进多元解纷平台建设。
上半年,灵武法院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诉讼费管理、执行款发放与为民办实事同部署、同推进。共向当事人退还案件受理费694252.5元,支持诉讼费缓减免126488元,发放执行款2151笔,金额106839961.47元。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14次,执行到位金额1079.84万元。深化两个“一站式”建设,网上申请立案163件,诉前化解案件126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