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唐 娟)近年来,西吉县人民法院始终聚焦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以高效专业的审判和精准务实的举措,持续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而持久的司法动能。
“法律体检”进企业,靠前服务防风险
“法官上门讲解案例,才意识到合同和用工中有这么多隐患!”某生物科技企业负责人在参加西吉法院“入企风险排查”活动后深有感触。
今年来,西吉法院转变工作思路,从“被动办案”转向“主动服务”,针对重点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开展“一对一”法治辅导。法官提前梳理行业涉诉信息,聚焦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等高频风险,结合企业实际定制“风险清单”,走进车间开展精准普法。
在某纺织企业,法官发现代工合同未明确质量标准及退换责任,也未留存样品,极易引发纠纷。法官结合类案判决现场讲解,指导企业补充条款、建立样品档案,帮助企业堵住管理漏洞。
2024年以来,西吉法院深入开展入企服务工作,编制并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100条》《民营经济促进法问答30条》各350余份,精准排查出企业在合同管理、用工规范等方面的风险30余个,提出45条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协助企业修订合同模板21份,以专业法律服务为企业筑牢法律“防火墙”,全力护航企业稳健发展。
11天追回30万,审判提速纾企困
“11天就帮我们追回全部育苗款30多万,法院真正做到了高效司法!”某种业公司负责人拿到调解书时连连致谢。
该案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被告赵某拖欠货款导致企业资金紧张。法院立即启动“涉企绿色通道”,法官快速理清事实,优先组织调解,通过“云庭审”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外地被告在线签署,纠纷高效化解。
“企业时间就是效益,快一天结案,企业就少一分压力。”如今,西吉法院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涉企案件优先适用简易程序,平均审理周期比普通民事案件缩短40%,实现“提速不减质,诉前化纠纷”。
调解修复促共赢,司法稳链强生态
“官司打完,合作还能继续,法官调解帮我们留住了伙伴!”某砂石料厂负责人说。该厂与建筑公司因材料交付标准产生纠纷,对方索要高额赔偿,双方对峙成讼。
法官没有简单下判,而是依托“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1+1+3”固原实践,联合综治中心开展“背对背”调解,既讲清违约责任,也引导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和解并继续合作。
该案的处理实现了“办理一案、稳链一片”的效果,是西吉法院将纠纷化解从“个案解决”延伸至“源头治理”的生动实践。
“司法不能止于判决,要向前延伸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向后发力修复关系、稳定预期、促进发展,形成全链条司法服务,这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层意义。”西吉县人民法院院长王伟表示。未来,西吉法院将继续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更暖、更快、更实的司法服务,护航企业成长,让法治成为西吉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