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红寺堡区法院:“院+站+点”解纷模式下的法治之治
2025-07-07
2025-07-07 19:15:00

  本网讯(杨慧婕)“从递交材料到拿到裁定书,3小时就解决了。”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某村村民张某捧着刚出具的司法确认裁定书,眉头终于舒展。他的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通过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法院“法院+综治中心”联动机制,很快就有了结果。

  这一幕,正是红寺堡区法院“院+站+点”参与基层治理的办案模式的生动缩影。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易地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人口结构复杂、矛盾纠纷类型多样。面对基层治理新挑战,红寺堡区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以法院为中心,深化“法院+综治中心”、乡镇(街道)审务工作站、村(社区)巡回审判点联动联调机制,以点带面实现矛盾纠纷快速分流、高效化解,用法治之力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法院+综治中心”,打造矛盾纠纷化解“聚集地”

  6月20日,张某因交通事故与对方及保险公司产生赔偿争议,向红寺堡区法院递交材料后,立案庭立即启动“调解优先”程序,将案件分流至红寺堡区综治中心。这里聚集着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10个专业调解组织。针对张某的纠纷,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的专业调解员迅速介入,仅用3小时便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红寺堡区法院当场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张某的3万余元赔偿款有了法律“保险栓”。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该院立案庭庭长刘媛春介绍,针对信用卡欠款、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高频纠纷,红寺堡区法院与综治中心建立“分流——调解——速裁”无缝衔接机制:适宜调解的案件先由综治中心精准“派单”,专业调解员“接单”后联合速裁团队开展调解;调解成功的当场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立即转入审判团队快审,平均审理周期压缩60%。自2025年入驻综治中心以来,累计调解各类案件150件,调解成功86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件。

  为提升调解质效,红寺堡区法院不仅选派法官团队驻综治中心指导,还通过庭审观摩、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每年为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充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挥专业优势,参与“订单式”解纷。今年以来,红寺堡区法院联合43个单位(部门)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4次,成功化解宁夏某公司系列执行案、“鼎盛花园”办证难等8个群众关切问题,挽回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乡镇(街道)审务工作站,开拓多元共治“新维度”

  “家门口的审务工作站可真方便,大小事情现场就能处理。”近日,红寺堡区太阳山镇阳光社区村民王某对“家门口”的服务赞不绝口。此前,他因土地流转费纠纷到红寺堡区法院起诉,没想到在太阳山镇审务工作站就完成了调解。

  针对移民群众居住分散、诉讼不便的痛点,红寺堡区法院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设立审务工作站,建立起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总负责,法院青年法官现场指导,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就近辅助调解的治理模式,通过纠纷就近登记、现场导入、在线调解、即案审理、远程开庭等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截至目前,各审务工作站共审理各类案件134件,调处矛盾纠纷212件。

  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争执不下,甚至险些动手。“乡镇(街道)审务工作站与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联手,圆满解决了这起地界纠纷。”红寺堡镇审务工作站负责人李丹丹介绍。

  近年来,审务工作站还依托宁夏社会治理基层综合指挥平台,定期推送重点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重点信息,实现矛盾联合排查、纠纷联动化解、信息资源共享。同时,针对邻里、婚恋等易发纠纷领域,探索出“网络化+大数据+铁脚板”的治理路径——通过扫码咨询、网络预约、远程视频等方式,让群众“指尖下单”,服务“精准到家”。

  村(社区)巡回审判点,“家门口”的正义守护者

  “现在开庭!”近日,在红寺堡区某社区的会议室里,原告某公司诉被告某公司拖欠技术服务费纠纷一案公开审理,社区工作者、企业代表、居民群众围坐旁听。

  “这堂‘流动庭审’,比看10遍普法宣传片都管用。”旁听的企业代表感慨道。为让法治观念扎根基层,红寺堡区法院在村(社区)设立巡回审判点,选择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合同纠纷等“身边事”开展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

  庭审不是终点,而是普法的起点。每场巡回审判后,法官都会用“身边案”讲“身边法”,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除了“走出去”,还得“沉下去”。红寺堡区法院常态化组织“一村一法官”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活动,贴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指导基层调解等工作。积极推进“四线”工作法和“小挎包”调解法,将矛盾化解在“最后一米”。2024年,红寺堡区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实现首次下降。

  从“法院+综治中心”的高效调解,到乡镇(街道)审务工作站的“家门口服务”,再到村(社区)巡回审判点的“流动普法”,红寺堡区法院的“院+站+点”审理模式,正以一个个小切口,串起基层治理的“大棋局”。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