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陈兆培)2023年以来,彭阳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着力塑造“六型”党员队伍,打造“党建引领 能动履职”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塑造“学习型”党员队伍,红色基因根植入心
七月的彭阳,山峦叠翠,红杏飘香。
“1935年10月8日傍晚,毛泽东带领红军到达乔家渠,夜宿乔生魁家。次日,毛泽东率红军向陕北前进……”
建党节这天,彭阳县法院35名党员干警、3名入党积极分子来到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现场聆听红色故事,追寻革命足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活动现场,为在党50年的退休老党员杨峰奇同志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还为党龄满30年、10年的4位同志过“政治生日”。
“今天有幸聆听了老党员杨峰奇的故事,感触颇深。组织也为我过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政治生日’,这既是对我个人成长的纪念,也是对党员责任和使命的强化。”党龄满10年的法官陈蓓苑感慨道。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薪火不息。
近年来,彭阳县法院坚持把加强红色教育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抓手,除组织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外,在院内建设了标准化党建活动室,通过可视化学习平台,足不出户畅游全国各地红色教育基地,让党员干警随时随地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
“开展红色教育,领悟责任担当,让党员教育走实更走‘心’,只有不断筑牢干警政治忠诚思想根基,才能凝聚起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该院院长孙有平表示。
塑造“实干型”党员队伍,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法官人均结案307件,案件数量逐年攀升,人案矛盾日益突出,该如何破局?
在人员编制紧缺情况下,挖掘内部潜力,尽快培养打造一支“有原则、敢担当、愿奉献”的党员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由此,10名“80后”和“90后”优秀党员干警组成的“审判先锋”和“执行利剑”2支党员突击队运用而生。突击队员们专门带头攻坚审判执行疑难复杂案件,充分发挥模范作用。
草庙法庭的庭长曹海波,是这10名精干力量中的一员。今年年初,草庙法庭受理了22件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均为起诉某药业公司索要劳务费,属于涉民生的系列案。
“虽然22个人的劳务工资总共才6.9万元,但这都是他们的血汗钱,有的着急春耕买化肥,有的还供养孩子上学……”面对原告无法提供工资欠条、被告又联系不到的情形,为了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烦“薪”事,曹海波带上书记员跑遍西吉、固原、银川,辗转奔波1800余公里,终于找到被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并促使各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为22名当事人吃下了定心丸。
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和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据了解,不到一年半时间,党员突击队带头攻克了1100余件重大疑难案件、25件“钉子案”“骨头案”,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10名突击队员不仅成为执法办案的中坚力量,在疫情防控、“九小场所”风险排查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也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为法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注入源源动力。
“这个建筑公司的机械设备我们扣押住了,现在马上要进入拍卖环节,最近申请人催的很紧。”“若强行处置这些不动产,不仅周期漫长,而且公司的生产经营也会陷入困难。还不如‘放水养鱼’,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争取一线生机,毕竟双方都互相认识,具备一定和解基础。”
在执行利剑党小组周例会上,面对“竭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这一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只为寻求最佳执行方案,实现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为推动党建与业务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彭阳县法院在符合条件的内设机构、审判团队上设立11个功能型党小组,将党组织全覆盖到审判执行的基本单元,36名党员干警全部下沉审判执行一线。
数据最有发言权。今年上半年,该院审判质效指标总体向好发展,26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中,8项居全区基层法院第一,10项居全区基层法院前十,案件质量、效率、效果呈齐头并进态势。
塑造“便民型”党员队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今年4月,彭阳县法院立案庭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中年男子,走路一瘸一拐。看到当事人行动不便,负责受理立案业务干警张哲文立即上前搀扶。
经询问,刘某因车祸导致双腿受伤,肇事司机未全部履行赔偿责任,刘某想通过打官司要回剩余赔偿金。
了解情况后,张哲文立即为刘某开启“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业务,现场指导填写制式诉状,并告知诉讼相关流程。不到十五分钟,便为刘某办好了立案登记手续。
“案件将转交诉前调解团队进行调解,不仅节省诉讼费,还高效快捷,您回去等电话就行了。”
“原以为打官司要跑很多趟,没想到咱们法院立案这么快,服务态度还这么好。”刘某临走时感动地说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023年11月,彭阳县法院在全院范围内选树3个党员示范岗。张哲文所在的服务窗口便是其中之一。
“除设立‘党员示范岗’外,我们还推出午间、夜间、田间‘三间’法庭服务,以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推进‘法官进网格’和‘带案下乡’,开展上门调解、入户开庭,一些积怨深、时间长的邻里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该院党支部书记武应龙介绍,去年8月,在与杨坪村开展的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中,发挥党支部力量,与司法所联动联调,妥善化解了田某、王某因排水渠堵塞而产生的纠纷,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该院还深度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1+3”工作机制,选派12名党员法官下沉5个社区的“法官工作室”和12个乡镇的“法官联系点”,带头落实坐班制度,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党旗飘扬在基层治理一线。
塑造“奉献型”党员队伍,坚守一份情怀
“有了这笔钱,今年的春耕我就不愁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2024年春节假后没多久,法官韩治国的一位当事人张大爷在收到欠款后打来了感谢电话。
不久前,彭阳县法院依法判决某农业公司支付张大爷土地租赁费12000元后,却迟迟未履行。眼看春耕将至,没有了这笔钱,张大爷购买种子、化肥都成了问题。
不能案子结了事情没了结!于是,韩治国再次来到该公司,向公司负责人算“经济账”和“法律账”。通过多番释法析理,讲明强制执行所面临的风险,督促其自动履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张大爷的手机便收到了短信提醒,12000元到账了。
当问及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费功夫帮张大爷督促履行时,韩治国笑着说:“我不仅是一名法官,还是党员,身上是有责任的,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当事人,我要的不只是‘纸上权益’,而是纠纷的实质化解和‘真金白银’的实惠。”
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服务保障中心大局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
在做好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同时,该院还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党员干警驻村帮扶,为困难当事人减免诉讼费、发放司法救助金,防止群众因案返贫。2023年为5个村集体追回资金8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乡村振兴战略。
塑造“廉洁型”党员队伍,一个都不能少
一次投入、循环使用的“数字文化长廊”格外吸引人,引得干警驻足观看。走近才发现,该院电梯处的电子投影设备正在播放中纪委最新发布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
38台投影设备可一键控制,同步播放法治、廉洁方面的宣传内容,以“润物无声”式地渗透,为党员干警持续注入思想动力。
纪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不论是在大会小会上,还是日常工作中,该院始终坚持把建设清廉机关摆在首位,管在平时、严在日常,防止“小病”演变成“大过”。
今年的“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期间,该院30余名党员干警前往隆德县廉政文化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一幅幅寓教于景的廉句廉画、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具体案例、一句句发人深省的忏悔反思,为现场每个人上了一堂震撼人心的警示教育课。
“没想到这些违纪违法案例就在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参观完毕后,党支部纪检委员孙彦龙表示,今后的工作中,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干警。
由被动到主动,切实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这便是廉洁教育成果的最好体现。
塑造“人文型”党员队伍,让文化滋养干警成才
“我总是感觉自己起草的裁判文书说理性不足。”
“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取决于日积月累的表达力、理解力、判断力,作为法官助理,站在法官的角度多看多思多写,随着个人业务素质的提升,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23年,彭阳县法院举办青年干警座谈会,大家分享经验、建言献策,两个小时收获满满。
兴院之基,人才为本。为着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该院推出“青年干警成长成才计划”,包含夜间法律课堂、导师结对帮带、“法院+高校”等一系列培养机制,先后有12名干警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有效充实了法官后备力量。
此外,彭阳县法院还将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常态化。一场场读书分享会、演讲比赛、迎新晚会、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增强了干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立足法院审判工作实际,以争创‘四强党支部’为契机,不断做优做强党建特色品牌,持续释放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效应。”院长孙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