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银川中院多举措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2021-05-10
2021-05-10 18:11:00

  今年以来,银川中院认真落实银川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各项要求,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马上就办、大抓落实”出台相关制度

  认真落实市委2021年第7次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在审判执行、司法改革、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坚决执行“三基本”工作法和“三个一线”工作机制,倡导“马上就办”“大抓落实”工作作风,制定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三基本”工作法和“三个一线”工作机制的实施细则》,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能力,推动银川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及便民利企的实施意见》,推出加强平等保护、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全流程司法公开等21项便民利企措施,与银川市发改委会同20多个部门建立《银川市企业破产统一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全力服务和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

  “搭建平台、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开新局

  搭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平台,保障、鼓励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银川中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宁东服务站”作用,公开开庭审理一起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一案,宁东高新技术企业代表旁听庭审,充分肯定人民法院保护知识工作的态度和力度。积极探索推行知识产权类案快审机制,针对商标权侵权和著作权侵权纠纷系列案件建立快审案件示范判决机制和要素式审判机制,建立“两表指导、审助分流”审判运行模式,案件平均审理期限大大缩短。

  “建言献策、优化指标”助推破产案件办理

  推动成立全区首家的银川市管理人协会,组织召开银川法院与市管理人协会第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全市法院破产案件审理情况,积极听取管理人协会成员、律师等就更好地开展破产案件审理和推动管理人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就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团队专业化建设、加强对管理人的监督、完善管理人薪酬保障制度等达成共识,有效推动破产案件审理工作进程。

  “走进企业、答疑解惑”提供司法服务

  积极引导企业选择多种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全市法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司法服务企业活动,银川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殿宏带领两级法院法官,会同律师代表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企业管理层及相关部门人员座谈,就企业涉诉问题有针对性地答疑释法,对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和诉前调解等多元解纷机制进行详细讲解,受到企业称赞。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银川模式、银川经验”

  建立完善多元解纷机制,银川中院与银川市总工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出台诉调对接文件,开展诉前委派调解工作,积极实践“诉前调”“法官+调解员”“线上+线下”调解模式,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委派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成功调解一起标的为3063万元的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向法院递交司法确认申请,银川中院经审查后及时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书,为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创造出“银川模式”“银川经验”。一季度,全市法院诉前委派调解3867件。

  “一站服务、一网通办”智慧法院建设惠及当事人

  一季度两级法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自助立案1000多件。银川中院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智能文书辅助填写一体机、诉讼风险评估机等服务设施,“云上诉讼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有的诉讼事项实现了“家里办”“掌上办”。案件审理执行中的鉴定事务正式实现了“一网通办”。平台上线以来,在线办理委托鉴定业务616件,鉴定周期较之前缩减51.1%,法院系统“一站式”质效评估涉及委托鉴定全部得满分,银川中院民事案件在线办理委托鉴定率达100%,解决了以往鉴定周期长、鉴定材料交接手续繁杂等问题,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近期,银川中院扫码缴纳诉讼费功能正式上线,当事人缴费更加方便快捷,诉讼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对法院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编辑】: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编辑】: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