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宁夏日报]守正创新谋发展 凝心聚力建“三地”
——宁夏法院扎实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2020-01-13
2020-01-13 19:04:00

  2019年,是值得记载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

  2019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019年,是值得书写的一年。

  这一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提出“防风险、护公正、迎大庆”年度工作主题,确定把宁夏法院建设成为“争端解决的‘优选地’、公平正义的‘标志地’、司法权威的‘制高地’”目标,全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这一年,是负重拼博、攻艰克难的一年。

  全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8.3万件,同比上升17.3%;结案25.2万件,同比上升15.4%,全区法院案件结收比保持在97%以上;法官人均结案239件,比去年增加22件。

  加快两个“一站式”建设 建设争端解决“优选地”

  “坐在家里就把案子立上了,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竟然实现了。”日前,远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的汤某接到宁夏法院网上立案成功的手机短信,在电话中不停地向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法院立案庭法官赞叹诉讼高效便利。

  汤某在固原市经营一家洗车店期间,其雇佣的本地员工黄某某私自将顾客送洗的一辆小轿车开出并发生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黄某某负主要责任。后汤某离开固原到辽宁经商,但对于黄某某此前给其造成的损失,他纠结于既想通过诉讼进行追偿,又考虑到往返宁夏费时费力又费钱。后汤某在试一试的想法下拨通了固原市原州区法院的电话,在法官的指导下通过人民法院网上立案平台办理了立案手续。

  如今,在宁夏法院,像汤某这样“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立案及相关诉讼活动的方式已不鲜见,便民诉讼服务途径由过去“单一式”转变为如今“多样化”。

  2019年9月23日,在青铜峡市法院跨域立案服务窗口前,当事人游先生因福建的朋友借钱不还向法院起诉,在立案庭法官的指导下,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平台微信小程序,向有管辖权的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法院提交了起诉材料,并通过专属二维码在网上交纳了诉讼费,整个跨域立案过程仅用时10多分钟。

  2019年10月23日,永宁县法院“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区”建成启动。该服务区内设有多个智能化设备,能够满足当事人自助立案、诉状生成、自助查询、诉讼风险评估等多种诉讼服务需求,相当于囊括了立案窗口工作人员、个人法律顾问、风险评估师等多位服务人员24小时在岗在线、全天候全方位诉讼服务,让手写诉状成为过去,让等待法院上班办理诉讼成为过去。

  2019年10月25日,贺兰县首批“无讼”乡村(社区)创建点相继在金贵镇银河村、洪广镇北庙村、常信乡五渠村、太阳城社区挂牌成立。这些创建点的设立,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院派出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强化人民法院与基层自治组织、调解组织工作对接,促进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自治区高院负责人带队到福建省实地考察智慧法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等,与福建高院达成了宁闽法院跨域立案合作项目。自治区高院制定了《宁夏法院开展跨域立案服务工作计划》《宁夏法院网上立案工作规范》《宁夏法院跨域立案工作服务规范》等多项规范性文件,完成了“宁夏移动微法院”建设和与宁夏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

  新增自助立案设备、跨域立案设备、智能法官留言系统,建立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平台、信访系统,召开诉讼服务两个“一站式”建设推进会,举办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制定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评估指标……一时间,全区各级法院结合辖区法院工作实际,纷纷在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上“动脑筋”“下功夫”“做细活”,开启“跨界、整合、互联”的诉讼服务工作新模式,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建设争端解决“优选地”,不仅要便捷还要高效。自治区高院先后制定出台《宁夏法院关于民事速裁快审案件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速裁案件要素式审判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实施“分调裁审”机制,规范完善不同程序之间的转换衔接,利用晚间、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开庭,在线视频开庭审理或询问,不断提高司法效率。

  加强与司法行政、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基层法院尤其是人民法庭在县域社会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2019年,全区各级法院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人民调解组织密切合作,诉前调处纠纷12432件,全区法院案件受理率由2015年的38.6%降至2019年的17.3%。中卫中院被自治区列为诉源治理试点单位,石嘴山中院、惠农区法院收案数分别下降6.9%和7.4%。石嘴山市惠农区法院与当地乡镇责任单位创建的“红果子镇阳光司法微联盟”,被《人民法院报》称为“指尖”化解纠纷新模式。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全区法院建设争端解决“优先地”的重要内容。自治区高院出台《关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提高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2019年,全区法院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5.1万件,结案标的额2557.3亿元,切实保障权益、规范秩序、促进发展。与金融监管部门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审结涉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债权、民间借贷类案件37878件,遏止金融风险传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审结涉农村土地纠纷等案件775件,保障农业农村改革顺利进行。

  聚焦队伍司法能力提升 建设公平正义“标志地”

  “太感谢法官了,你们明察秋毫,还我公道,让我感受到了公平正义。”2019年2月,季某拿到法院判决书后,将一面写着“铁肩柔情 公平正义”的锦旗送到石嘴山中院法官手中。这是宁夏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真实缩影,也是宁夏法院建设公平正义“标志地”的最美诠释。

  “公平正义的‘标志地’建设,突出强调的是司法能力的提升。”这是自治区高院党组提出的明确要求。自治区高院负责人高度重视队伍司法能力提升,亲自部署、率先垂范,在全区法院开展了《有力保障民族地区社会大局稳定》《加强调查研究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加强法院党的政治建设》等专题辅导;多次深入一线、走近基层,主动到工作困难多、人案矛盾突出的金凤区法院,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供有力指导。

  “要充分发挥‘法官讲坛’集聚人才、传播智慧、提能增效的作用。”2019年3月29日,在2019年度首期“法官讲坛”开讲仪式上,自治区高院负责人对宁夏打造“专、精、尖”法院队伍提出更高要求。自治区高院制定《2019年度“法官讲坛”方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优秀业务骨干“重要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

  为此,全区各级法院聚焦提升法院队伍司法能力要求,扎实开展以“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规范、大评比”为主要内容的司法能力提升活动,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建立法官研修制度、实施“精品课堂”项目、建立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开展岗位练兵、巡回审判、信息化培训、裁判文书评比、提升媒体素养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队伍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201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培训干警1362人(次),在互联网直播案件庭审25097场次、公开裁判文书18.7万份,2篇裁判文书和2场案件庭审分获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荣誉。贺兰县法院以及该院陈美荣、张世平法官分别被评为全区第五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本次现场观摩庭审为行政执法人员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法治课……”2019年12月4日,银川中院院长路华担任审判长开庭审理了一起行政处罚案件,来自区直部门和市县执法单位的300余名代表现场旁听庭审。这是司法改革后,全区法院院庭长担任审判长或主审人开庭审案的一个缩影。以银川市金凤区法院为例,2019年,该院院庭长承办案件14088件,占该院收案数量的61.61%,办结10818件,占结案数量的56.95%,院庭长人均办案数量、办案比例均居全区法院首位。

  2019年,自治区高院先后制定出台了涵盖员额法官管理、落实司法责任制、审判权力运行、院庭长办案、三类人员权责清单、业绩评价办法、廉政风险防控细则、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等30余项制度,从顶层设计加大对审判队伍、审判质量、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宏观指导,从制度层面倒逼法院队伍提升司法能力,为把宁夏法院建设成为公平正义“标志地”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推进扫黑除恶执行攻坚 建设司法权威“制高地”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把党纪国法当回事,自己迟早会出事。”在2019年4月22日银川市兴庆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黑案件中,旁听庭审的群众感叹道。

  “被告人纳某某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一件刑事案件453页26万余字判决,已被装订成一本厚厚的书,其中呈现着国家严格的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记载着每一名被告人曾经危害社会的犯罪事实,展示着法院打击黑恶犯罪的坚定决心。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宁夏各级法院始终坚持政治机关的职能定位,坚决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深挖根治”阶段性目标,狠抓责任落实。各级法院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实现全区所有涉黑涉恶案件100%由院、庭长担任审判长审理,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坚持不拔高、不降格、不放纵,确保把每一个涉黑涉恶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全区法院共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125件、判处罪犯1318人,判处罚金、没收财产2547.9万元。针对审理中发现的行政管理、行业监管等方面的漏洞和不足,发出司法建议390份,积极推进社会综合治理。聚焦“打财断血”,协助公安机关查扣、冻结、处置涉案财产4.5亿元,财产刑判决执行到位580余万元。通过电视、报纸等平台宣传斗争战果,以集中宣判、发布案例等方式延伸宣传触角,人民群众在线观看互联网庭审直播累计突破700万人次,积极营造了强大斗争声势。

  “被执行人欠款不还,仍在正常经营,收入却不知去向……”被执行人银川某商贸有限公司拖欠刘某近亿元货款,却在银川市内开设着四家规模很大的门店用于经营名烟名酒的批发零售。经过银川中院周密的安排部署,执行法官历经八个多小时的紧张清点、登记造册、装箱封存及转运指定地点集中保管等工作,共扣押茅台、五粮液等名贵白酒300余箱一千余瓶,价值近700万元。

  2019年,全区各级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加强与检察、公安、国土等执行联动单位的密切协作,继续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强化查人找物、失信惩戒和拒执犯罪打击,形成决胜执行攻坚强大合力。

  集中开展涉党政机关、涉民生、涉金融案件等专项执行行动,不断强化执行联动配合,充分运用信息化查控手段,借助网络直播执行过程、“悬赏执行”“网络司法拍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等举措,营造出决战决胜执行难的强大声势。

  集中开展“夏日执行攻坚”“暗夜风暴”“凌晨行动”“节日会战”等集中执行行动,执结大批“积案”“钉子案”“骨头案”,掀起执行工作集中攻坚的新高潮。

  充分利用执行信息化优势,加强“点对点”“总对总”网络查控,综合运用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和执行指挥系统,不断提高查人、找物、变现能力。强化财产保全、财产报告和财产调查措施,建立悬赏举报制度、推行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等措施,积极创新财产发现机制。

  全面准确及时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形成司法、行政、舆论强大合力,全方位增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用足用好拘留、罚款、限制出境等司法制裁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拒执犯罪,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人民法院应有作用。

  2019年,宁夏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97413件,执结84407件,同比分别上升19.1%和20.6%,执行到位金额99.2亿元。强化失信惩戒,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35911条,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刑罚34人。完善网络司法拍卖机制,全年网拍标的物5159件,成交额7.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91.9%和14.5%,为当事人节省佣金3424.2万元。

  “高院党组提出的‘三地法院’建设目标高,审判执行工作亮点多,队伍严管厚爱有实效。”2019年10月23日,在自治区高院会议室内,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高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畅谈交流,真切见证宁夏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发展、变化,深刻感受宁夏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具体举措,对宁夏法院取得工作成效给予肯定。

  原文载于《宁夏日报》1月13日第九版。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编辑】:马杰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编辑】:马杰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