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隆德法院多重“过滤”机制加强审判监督管理
2020-10-14
2020-10-14 17:57:00

  本网讯(杨金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出什么样的题,我们就要答什么样的卷。就人民法院而言,司法责任制落实的过程也是审判监督管理体制重塑的过程。司法体制改革后,如何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审判质效平稳运行,是时代赋予隆德法院党组班子的必答题。

  多年来,隆德法院党组始终具有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担当和智慧。虽为小院,偏于一隅,但该院党组班子在抓审判监督管理、提审判质效上不敢有丝毫懈怠。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君礼赴国家法官学院开展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提出司法体制改革后如何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监督管理等问题,在得到司法责任制的落实不是淡化审判监督管理,反而要不断加强院庭长的监督管理职责的明确答案后,进一步增强了该院党组强化审判监督管理的紧迫感。

  基于此,按照精细化管理、点穴式考核的要求,隆德法院案件质效管理作战图上墙实施,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等8个主要质效指标100%的目标正式嵌入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既约束个人又考核庭室的双重考核体制正式运行。围绕审判执行主要指标,一改之前审判态势分析研判大而化之,不疼不痒的做法,直奔问题,指出短板,明确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办案法官绩效考核体系,实行末尾淘汰,让会办案、办好案的法官得实惠、有奔头。

  在中心组学习会议上,党组书记、院长陈君礼进一步指出,今后的通报预警机制要重实体、出干货,进一步完善抓住人头管案件的工作机制,发现问题通报到人、限期不改既要追究办案人员责任也要追究庭室负责人监督管理责任。

  新的管理思路提出后,综合性通报少了,专项通报多了,含糊其辞的话语少了,揭短亮丑的语句多了,《院庭长及法官人均结案专项通报》、《均衡结案情况通报》、《司法公开信息化运行通报》相继出台。哪里有短板,哪里就有通报,每个法官的办案质效都晒在网上,荣誉感和考核压力的双重驱动,在全院上下凝聚起人人争先进办好案的强大合力。在一系列管理组合拳打出后,隆德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等指标均保持在100%,截止9月底结案率达到88.62%,审判质效保持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

  案件质量如何,法庭调查说了算。为此,该院要求审判员详细撰写阅卷笔录,做到对争议焦点心知肚明,确保法庭审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成立由院领导、审委会委员、纪检组、审管办组成的案件质量评查组,开展重点抽查、互评互查工作,根据评查结果,对瑕疵案件启动责任倒查机制,双管齐下,把好一审案件出口关。目前,已对三个季度审理的923起案件全部进行了质量评查。

  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的主要结症一般在于事实没有查清,该院针对此问题不定期召开专题审委会,对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进行“集体会诊”。要求承办法官对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写自查报告,分析原因和问题,由合议庭成员对案件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接受审委会成员的提问和质询。最后由审委会成员集体会诊问题案件,并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指导一线法官预防类似问题发生。

  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中解决问题,隆德法院党组班子直面司法改革后审判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新的目标,重塑审判监督管理体制,形成上下同欲抓管理、提质效的强大合力,让司法公正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当事人。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编辑】:马杰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编辑】:马杰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